首页 >> 新闻中心 >> 奥林匹克新闻 -> 正文

申办2022年冬奥会:中国奥林匹克意识已经成熟

2014-07-10 09:21

   

    7月7日,国际奥委会确定2022年冬奥会申办城市名单,北京在列。如何看待这份名单,北京有多大胜算,迅速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巴西世界杯已经进入高潮,中国球迷只能隔岸观火,做局外看客,中国足球现状简直提不得。现在有了利好的新话题,在这个闷热的盛夏,自然令人兴奋。至于有人对申办前景表示担忧,也是常情常理。

  首先,2018年冬奥会在韩国平昌举办,亚洲任何城市申办2022年冬奥会,都不能不考虑接连两届冬奥会先后在亚洲举办的可能性。但是,既然公布三个申办城市当中有两个在亚洲,就说明国际奥委会并没有奥运会和冬奥会必须由各大洲轮流承办的规定,否则,奥斯陆岂不是已经不战而胜?至于届时投票人是否考虑尽量不在同一大洲连续举办,那是一种确实可能存在的心理倾向。北京要做的只是展示自身优势和对发展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以及冰雪体育的热情,争取得到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更多朋友的支持。

  其次,在技术层面上,挪威曾经在奥斯陆以及附近的利勒哈默尔两次承办冬奥会,具有硬件设施、办赛经验和竞技实力上的传统优势。哈萨克斯坦只办过一届亚洲冬运会,中国举办过两届亚洲冬运会和一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优于哈萨克斯坦,逊于挪威。但是,这些优劣并非选择东道主的绝对标准。从国际奥委会的角度说,真正关切的有两条,一是有利于冬季运动的普及推广,二是东道主为承办冬奥会的经济负担和生态环境保护。前一条事关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后一条事关国际社会对奥运会的反应和评价。

  再次,体制不同,中国在申办过程中对民众态度的感受不那么清晰。此前,已经有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和波兰的克拉科夫退出竞争,都与民众支持率有直接关系。一直有媒体对巴西民众反对承办世界杯赛的示威活动很感兴趣,其实,确有巴西人认为政府对改善民生的重视和投入不及世界杯,但不能将此简单结论为巴西民众反对承办世界杯,巴西队比赛的巨大压力正来自民众对他们夺冠的期盼。从另一方面说,举办大赛对政府改善民生状况会有促进作用,市民能否从中受益,取决于设计和操作是不是得当。

  北京申办冬奥会的目的、意义和影响不可小看。20多年来,北京经历过申奥落选的挫折,也享受过申奥成功的骄傲。如今,在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后再申办冬奥会,奥林匹克意识已经成熟了不少,提出申办就要准备面对当选和落选两种结果。奥林匹克运动主张的公平竞争也体现在申办当中,国家无论大小,人口无论多寡,按照国际奥委会规章平等参与,不存在强势弱势之分。积极利用申奥机遇,中国可以在推进冬季运动和城市经济社会方面做不少事情,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国也一定会尊重国际奥委会最终选择。(作者:汪大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