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顺利举行

2014-09-25 11:23 

  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和中华台北体育运动史学会共同主办,成都体育学院承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7月9日~12日在成都举行,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议程,达到了预期目的。

  一、研讨会的基本情况

  (一)会议前期的筹备

  2012年7月,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的名义派出10人赴台参加了由中华台北体育运动史学会主办的首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另有大陆各院校体育学者60余人也一同参加了此次学术会议。在此次学术研讨会期间,经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和中华台北体育运动史学会双方协商,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7月在成都体育学院举办。

  2014年4月,根据成都体育学院的申请,由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上报国家体育总局港澳台办公室,并经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批准,同意于2014年7月9日至12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同时将本届研讨会列为了2014年对台交流重点项目。

  本届学术研讨会为大陆地区首次承办,受到了相关部门与单位的高度重视。成都体育学院将承办此次学术研讨会列为学校2014年的重点工作,在经费预算安排等方面给予了倾斜。同时组成了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筹备小组,由体育学院副院长舒为平教授亲自挂帅。作为本次会议主办单位之一的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也派出专人配合。根据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与中华台北体育运动史学会协商确定的本次学术研讨会征文范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在大陆地区进行论文征集和评审,中华台北体育运动史学会负责台湾地区参会论文的征集和评审。同时,主办方还与承办单位就研讨会的形式、研讨会详细方案、具体议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磋商,确保了会议的成功举办。

  (二)会议的举办

  本届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体育•文化——传承与对话”。根据前期筹备和论文征集情况,由中华台北体育运动史学会负责征集确定的参会论文有43篇,论文作者全部来自台湾地区的21所高校;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负责征集和评选出的参会论文有94篇。论文作者分别来自全国61所高校和部分体育科研单位。本次研讨会的参会论文主题主要涵盖了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理论与实践、西方体育的传入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女性与近现代中国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台湾称“原住民”)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溯源等方面。

  本次研讨会于7月9日报到,7月11日上午举行了开幕式。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主任委员梁晓龙同志、中华台北体育运动史学会理事长王建台教授、成都体育学院院长陈伟教授、成都体育学院副院长舒为平教授以及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的体育史老专家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副主任委员薛立同志主持,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主任委员梁晓龙同志、中华台北体育运动史学会理事长王建台教授和成都体育学院院长陈伟教授分别致辞。

  本次研讨会正式到会代表148人,包括论文作者、邀请的主题报告专家、主办和承办单位的领导等。其中,台湾地区与会的代表为44人。研讨会于7月12日下午闭幕。大会通过专题报告主持人推荐和专家小组共同审核的方式,对所有与会论文进行了评选,共评选出一等奖30名(大陆学者20名,台湾学者10名)、二等奖55名(其中大陆学者40名,台湾学者15名)。并为获奖论文作者颁发了证书。

  二、第二届海峡两岸研讨会的特点

  (一)形式丰富,运作创新

  本次研讨会的学术研讨分为大会主题报告、分会场专题报告及墙报交流三种形式。

  大会主题报告的三位专家分别是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所长郝勤教授、中华台北体育运动史学会理事长王建台教授、国际体育史杂志亚洲区主编,西澳大利亚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凡红教授。三位资深学者围绕近年来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及国际体育史研究的特点及趋势进行了演讲。

  分会场专题报告共有66个场次。其中台湾学者专题报告30场次,大陆学者专题报告36场次。专题报告采用了主持人点评、报告人与听众互动的形式进行交流。与会代表们根据报告者的不同专题,围绕自身的研究兴趣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值得提及的是,台湾学者对台湾原住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路径及方法的报告,在大陆学者中引发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范式与方法的反思。而台湾学者对大陆学者课题研究中的广泛度和所凭籍的“文献”与“实物”史料资源印象深刻。全部专题报告分布在三个分会场进行。

  墙报交流形式主要是按专题的不同进行展示,共设有76个墙报展示版面。

  结合国内外学术研讨会的新特点和新形式,本次研讨会也在开、闭幕式上进行了一些创新。首先,开幕式采用了表演启动的方式,通过承办单位成都体育学院的精心组织,在开幕式前表演了配乐太极、古筝独奏及川剧变脸三个和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联的节目,不仅别开生面,而且也给研讨会凭添了浓浓的“文化交流”的氛围;其次,会议闭幕式上展示了会务组精心制作的视频,包括了与会代表会议期间演讲、交流及生活的镜头及片断。给严谨、紧张的学术研讨会增添了一抹温馨;第三,会议闭幕议程上,还安排有“学术抽奖”活动,奖品是两岸学者自愿捐赠的学术著作,大陆中奖学者的奖品为台湾学者的作品,台湾学者的中奖的奖品则为大陆学者提供的作品。

  (二)学术交流深入、广泛

  在本次学术研讨会上,与会者均反映所进行的学术交流较以前更为深入和广泛。首先,从参会人员来看,仅大陆地区与会的 61所高校的学者,分布在9所体育院校、36所综合性大学和14所师范性院校中,另有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和二名社会人士。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体育文化研究的社会吸引力。通过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将更有助于相互间的启发;其次,会议代表中在校学生占有一定比例,有近30名在校学生与会。会议还特别邀请了承办单位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的前辈学者列席会议,使会议成为了“青年人”与“前辈”交流的平台;第三,除学术研讨外,本次会议还安排了学术参观与考察环节。7月11日下午,与会代表参观了成都体育学院的体育史博物馆,在参观考察中,与会代表对创建于2011年、收藏有千余件(套)以中华体育为题材的珍贵文物陈列品殊感兴趣,一致认为能够一睹这种较为直观形象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展示,实为不虚此行。在参观考察中,代表们还对主办单位邀请的中国收藏家协会体育纪念品收藏委员会李祥主任带来的“民国”期间体育纪念品展进行了观摩。与会代表们在参观考察的同时,不断进行交流与探讨,引发了一些学术灵感,而一些学者则在参观中发现了“新的”史料。

  (三)会务组织圆满顺利

  通过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精心安排与组织,本次学术研讨会在节俭的原则下,尽可能地为与会者提供各项相关服务,做到了安全、高效、生动、有序,获得了与会代表一致好评。

  第三届研讨会将于2016年在台湾举办。